翻譯公司老譯員經驗分享:漢譯英的“意合”與“形合”

【億維翻譯】翻譯公司的老譯員都知道,漢語跟英語兩種語言的重點區(qū)別。漢語比英語要靈活得多,內涵要豐富得多,因此漢語注重“意合”;英語相對而言要呆板一些,注重“形合”。中文表達同一個意思,會有很多種語言結構,用詞也可簡可繁,還可以利用這些用詞和結構的細微區(qū)別,表達更加細膩的情感。而英語更講究成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在漢譯英的時候要對漢語的重復表達進行刪減,要提前把漢語意思吃透再進行翻譯,從漢語的“意”來理清它的“形”,理清之后翻譯起來就輕松多了。
我們舉例來說明:
原文:認知是可塑的,表現(xiàn)為神經結構的可塑性和神經功能的可塑性。
貼著句子的譯文:Cognition can be shaped, showing as the plasticity of nervous structures and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s.
修改后的譯文:Cognition can be shaped in both neural structures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s.
說明:最初的譯文根據(jù)漢語意思確定主謂賓以后,把“表現(xiàn)為”作為伴隨狀語翻譯出來了,這種句子不能說錯,而是不規(guī)范、不地道、不簡練。
從意思上講,原文說“認知是可塑的,表現(xiàn)為神經結構的可塑性和神經功能的可塑性?!边@樣的表達,在漢語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這三個可塑性,在翻譯成英語時可以精簡合并成一個,變成“認知在神經結構和神經功能兩方面是可塑的”。這樣說,結構是不是更加明晰了?
因此,修改后的譯文,主謂賓保持不變,把“showing”引導的伴隨狀語改成了“in”引導的介詞短語,整個句子看起來就清爽了很多,不是那么累贅了。
?
原文:社區(qū)組織社會活動、社區(qū)精神慰藉服務、社區(qū)醫(yī)療服務均對老年人的認知軌跡產生顯著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xiàn)在認知水平上,而且體現(xiàn)在認知變動速度上。
貼著句子的譯文:Communities organizing social activities and providing the spiritual consolation and the medical services will generate obvious impacts on the cognitive trajectories of the elderly. These impacts can be shown in both cognitive levels and in the declining speeds of cognition.
修改后的譯文:Obvious impacts will be generated on cognitive trajectories of the elderly——both in levels and in declining speeds, if their communities organize social activities and provide the spiritual consolation and the medical services.
說明:最初的譯文完全根據(jù)漢語意思確定主謂賓,把“社區(qū)組織社會活動、社區(qū)精神慰藉服務、社區(qū)醫(yī)療服務”作為主語,有頭重腳輕之嫌;接下來也和漢語一樣,把第二句順著翻下來了。這樣似乎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整個譯文讀下來不夠簡練,有些啰嗦。
修改后的譯文:a. 打破了原文語序,以“顯著的影響為主語”,這體現(xiàn)了英文把更加重要的信息放在句首的習慣;b. 接下來把漢語中的第二句話“這種影響不僅體現(xiàn)在…,而且體現(xiàn)在…?!弊兂捎闷普厶柼崾镜牟迦胝Z,用“in”引導的介詞短語對主語“obvious impacts”進行解釋說明,這就省掉了把它當句子翻要用到的另一套主謂賓,更簡單明了;c. 隨后把漢語的主語“社區(qū)如何如何”作為條件狀語放在句末,整個句子的意思就表達完全了。